于朦胧恩师阴状是否有效 历史上早有成功案例(视频)

作者:陈静 发表:2025-09-30 16:0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3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按:如今,因为大陆司法检查机关的不作为,无法为于朦胧伸张正义。于朦胧的恩师,台湾演艺圈的“教父级”经纪人孙德荣,选择了走进庙宇,递上一纸“冥府告阴状”,请地藏王菩萨主持公道。

无独有偶,在台湾历史上,确实曾经出现过一件震惊社会、并且得到“阴间昭雪”的真实案例。这并非神怪小说,而是被正式记录、媒体大幅报导,甚至惊动政府调查的奇闻——朱秀华“借尸还魂”案。

于朦胧恩师孙德荣的公开“告阴状”

今日自媒体《大时局》报道:2025年9月29日下午,新庄地藏王菩萨庙前,一场别开生面的记者会即将举行。

不是唱片发表,不是演艺活动,而是一场悲愤的“告阴状”。

资深经纪人孙德荣宣布,要为英年早逝的爱徒于朦胧讨回公道。他直言怀疑爱徒“疑遭虐待惨死”,并选择在这座以“伸冤祈公道”闻名的地藏王庙前,公开举行仪式。

孙德荣表示,此庙性质特殊,许多人来此求解冤屈,盼望神明介入。“希望能藉神明之力,彰显正义,并为于朦胧祈福超渡,让他在天之灵安息无忧。”

这不是单纯的祈祷,而是一场仪式完整、声势浩大的法会。流程包含:禀告神明、祈福超渡、大型法会、民俗缉凶、诵经回向。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民俗缉凶”——孙德荣表示,将“恭请八家将、官将首等民俗力量协助追查凶手”,盼透过信仰与民俗的合力,找回于朦胧的魂魄,也还其清白。

朱秀华“借尸还魂”为报仇的故事

历史上,有阴间鬼魂报仇的事件很多,多数是以讬梦的形式或利用他人的嘴,找出凶手的形式,或以鬼魂直接索命的形式,其中最让人信服和突出的一件事件,当属台湾的朱秀华借尸还魂事件,就连蒋介石都过问此事,经过调查,不得不承认这件事的真实性。

故事发生在1959年,金门823炮战时期。在炮火与逃难人潮中,18岁少女朱秀华随着父母逃往海上,却在惊涛骇浪中溺毙,原来是被贪婪的渔民谋财害命。因此肉身沉没,唯有魂魄无处安放。

那段时间,她的魂魄像无根的浮萍般,不断飘荡,最终停留在台西乡沿海一带。

那里的民间信仰盛行,人们奉祀张府、李府、莫府等王爷。朱秀华心怀不甘,于是向王爷们叩问:“我为什么会在这里?我命不该绝啊!”

王爷答复她:“此事非我等所能决断,你应该去求地藏王菩萨。”

于是,她转而向地藏王菩萨祈求。菩萨垂示:“你的命数未尽,但需再等一年。届时,自有归处。你将能进入一具新的躯壳,重返人世。”

就这样,朱秀华的灵魂在台西乡停留了一整年,直到命运转折的时刻来临。

一年后,正如菩萨所言,她得到了转生的契机——那具躯体,便是因病去世的“吴林罔腰”。当朱秀华的魂魄进入后,原本冰冷的身躯竟在众人眼前缓缓苏醒。睁开双眼的,不再是熟悉的吴林罔腰,而是以“朱秀华”之名开口的另一个灵魂。

家人难以接受:“怎么可能?借尸还魂,太荒唐!”

阴状的另一种形态

更惊人的是,她不仅说出罔腰与其家人完全不知的细节,口音也从云林腔变成金门腔,甚至识字、写字、预知祸福。吴林罔腰的儿子与外甥皆公开承认,这位“母亲”朱秀华复活后,已经完全变了一个人。

朱秀华自述说:她曾在823炮战后随同乡逃难,却在海上遭遇暴风,最终被贪婪的渔民谋财害命。这是一桩灭口血案,而她的灵魂不甘,才“借尸还魂”,透过罔腰的身体诉说真相。

海丰岛的冤魂与“冥府告阴状”

朱秀华的口述,几乎就是一纸“冥府告阴状”的活生生版本。

她借尸而来,不是为了重生,而是为了控诉。更令人震撼的是,这纸“阴状”似乎真的在冥府得到了回应。

当年那些谋财害命的渔民,后来陆续遭遇家破人亡、精神错乱的报应。这种结果,无论你信或不信,至少在当时台湾民间舆论里,被视为阴间正义的具体展现。

换句话说,这是一桩透过阴间法庭“昭雪”的案件。

阳间没有判决,却因为“阴状”的递送,让黑幕逐渐浮现,真凶也在因果不虚的规则下付出代价。

借尸还魂
朱秀华“借尸还魂”。(图片来源: 视频截图 chenjing/看中国) 

政府与医界也无法否认的真实性 蒋中正下令的调查

这离奇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台,甚至传到了蒋中正的耳里。

他指示必须有“科学验证”。于是派陆军五五医院院长刘海波,携两位专家亲自南下云林去调查,面对面询问朱秀华。他从医学角度怀疑:会不会是精神异常?幻觉?妄想?但结果却出乎意料。刘海波观察后表示:“她回答问题时肯定清楚,神态自然,不像精神病患。”“精神疾病说”被排除了。

连蒋中正也不得不相信:当调查报告送回台北时,蒋中正得知:“这不是精神问题。”之后,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桩无法用科学解释的“借尸还魂”案例。

从1959年的朱秀华案,到今日孙德荣替于朦胧打“冥府告阴状”,跨越半个世纪的两起事件,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当阳间法律不作为、或无力揭开黑幕时,民间信仰里的“告阴状”就成为最后的选择。

涉事于朦胧坠楼事件导演程青松就医被拍

现在再回到于朦胧坠楼事件,里面一个主要的涉事人程青松,在微博说完好吃后就医。《Yahoo!新闻》27日报到:近日有网友偶遇程青松穿墨绿色格子衬衫、鸭舌帽、牛仔裤配红袜,网友上前告诉他:“最近一直在关注你,我们会一直关注的!”网友大声喊他名字,并向周围介绍他是于朦胧坠楼身亡事件的当事人:“他明显慌了哈哈哈,他吓死了,还跑去跟医生说让人保护他。”

近日程青松和其小男友就医,挂的是内分泌科,如果是内分泌失调的话,症状包括:情绪波动大、易怒、焦虑、失眠,可能的原因是生活压力大:长期的精神压力、熬夜等都会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平衡。经历了此番于朦胧坠楼事件,其精神压力大背后的内涵就大了。

程青松被鬼差纠缠的传言

更令人心惊的是,熟悉程青松的圈内人士爆料:近一段时间以来,他一直精神恍惚,晚上不敢关灯睡觉,甚至搬离豪宅,声称屋里总有“影子”跟随。在一次私人饭局上,他酒后突然失控,大喊:“他死不瞑目”!吓得全场鸦雀无声。

这些零碎的传言被拼凑起来,逐渐描绘出一个骇人的画面——程青松似乎正被某种“亡魂”纠缠。有人直言:这不是普通的精神衰竭,而是“冤魂索命,附体报应”。

当网络流出急诊现场的模糊短片,群众看到程青松那双充满惊惧的眼神时,舆论瞬间爆炸。

评论区涌现无数疑问:“他在害怕谁”;“嘴里喊的超度,和于朦胧有关吗”;“是不是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就在众声喧哗之际,张艺谋的一句冷言被媒体转述:“做了亏心事,才会害怕于朦胧。”

如今人们为了真相前赴后继,邪恶的帮凶和后台,都开始害怕了。

人间程青松的噩梦真的开始了

9月29日,于朦胧事件幕后黑手之一的田海蓉,终于在沉默数日后发文回应,强调自己与已故的于朦胧“素未谋面”,并高调宣布已对导演程青松正式提告。此举立刻引来网友议论,许多人认为,这正是压力逐步积累后,涉事者开始相互撕咬的前兆。

根据雅虎新闻报导,事发之初,于朦胧离世的消息一出,便有爆料指出程青松曾现身案发地点。被舆论点名后,程青松短时间内连续发出四则微博,急忙切割撇清关系,其中还公开了与田海蓉的部分对话记录,似乎意在将矛盾转嫁。

随着舆论愈演愈烈,田海蓉今日终于出面。她在声明中指出:

“我与于朦胧素不相识,只是间接得知他的不幸离世。而程青松在未经我允许的情况下,断章取义公开了我与他的部分微信聊天记录。我曾第一时间要求删撤,他却拒不配合。”

田海蓉表示,她已委讬律师正式起诉程青松,以及所有在网络上恶意造谣、诽谤的相关人员。值得注意的是,程青松随后已经默默删除了先前发布的对话截图,动作之快,更让外界怀疑此事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焦虑。

网友的反应也相当尖锐:“好戏开场了,狗咬狗了现在”、“阿姨,为什么你和范世琦用的是同一家律师所”、“千万别心软,一定要闹到底啊!”

更戏剧化的是,就在同一天——9月29日,于朦胧的恩师在台湾某地藏王庙召开记者会,会后焚香上表,并亲手将“告阴状”投入功德箱,恳请地藏王菩萨明察弟子冤屈、庇佑亡灵得以昭雪。现场香烟袅袅,三炷清香直冲云霄,许多信众目睹此景,感叹“冤有头、债有主,善恶终有报”。这一举动,使事件更添因果宿命的色彩,也被视为报应临近的重要前兆。

此前已有传言指出,田海蓉曾试图潜规则于朦胧,遭到拒绝后,对方被雪藏三年,最终更在一场聚会上惨遭毒手。而这场聚会的制片人辛奇,正是田海蓉的侄子,甚至有说法牵扯至更高层的敏感背景。这条线索,使田海蓉的回应更显得苍白无力。

如今,田海蓉急于撇清自己与于朦胧的关系,与当初程青松喊冤“不认识于朦胧”的表态如出一辙。两人互相切割的举动,被外界解读为报应来临的征兆:

恩师在台湾地藏王庙的告阴状,象征冤情已跨越阴阳两界,世俗法律若无法伸张,因果业力必将裁决。国内外舆论压力如潮水般涌来,声援与请愿快速扩散,联署人数呈指数型暴增。涉事人物彼此撕裂、急于甩锅,更显示内部已经开始溃散。

观察人士指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报应的钟声正在逼近。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