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诗文与神话,常常交织着人间与天界的梦幻,寄讬着人类对美好与永恒的渴望。《唐玄宗游月宫》便是其中一则流传千年的传奇故事。它不仅是宫廷盛世的幻梦,更是诗人李白《清平调》诞生的文化缘起。唐玄宗李隆基一代雄主,在盛唐光华的背后,也曾对尘世与天界心生疑问,那唐宣宗到底与月宫仙子有着怎样的奇缘呢。他又是怎样进入月宫的呢?
大家好欢迎来到干净世界独家频道,美玲文化谈,我是美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画卷,一起见证那月光下的帝王梦⋯⋯
唐玄宗游月宫
关于唐玄宗有许多绮丽传说。
说起唐玄宗李隆基,这绝对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帝王。
此言不仅仅是指他的帝王生涯,还指他身上衍生出来的种种绮丽传说。
大约是与他的生辰——农历八月五日临近中秋节之故,后世这些关于玄宗的传说,基本上都是围绕月亮的。
在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著作《龙城录》中,详细记载了一则唐玄宗八月十五游月宫的传说,即《明皇梦游广寒宫》。
此外,在《太平广记》卷二二“罗公远”条和卷二六“叶法善”条中,对该则传说也有相似的记载。故事是这样的。唐玄宗在御花园游赏,抬头看见团团明月,晶亮皎洁,实在美丽极了,他目不转睛地望着,视线都无法移开;一旁伴驾的道士罗公远便说:“陛下,想去月宫游玩吗?”玄宗大喜,立即同意。罗公远一把将手杖掷向空中,转眼化成一座银色的大桥,直通月中。
不久,便瞧见一个大门在玉色的光晕中若隐若现,后面是飘渺清冷的宫殿。三人只觉周遭寒气逼人,衣衫都被露水打湿。
又走了片刻,面前出现了一座大宫府,榜上有匾“广寒清虚之府”。
门口卫兵严立,刀刃粲然如雪,将三人挡在门外。
天师于是拉起玄宗跃起,身体顿时如笼烟雾之中。俯身看去,但见下方城池巍峨,清香馥郁,仿若是万里琉璃之田。期间,不断有仙人道士乘云驾鹤,来来往往。
玄宗稍停片刻,缓步向前,只见翠色的冷光乍现,视之令人目眩,且寒气逼人,令人不敢上前靠近。
翠光中有十来个素色衣衫的宫娥,乘着白鸾,宽袍广袖,衣袂翩翩地前来,在广陵大桂树下含笑起舞。乐声响起,清丽至极。
月宫对话
玄宗心头一震,久久不能言。
嫦娥凝视着他,微微一笑,却带着深深的孤独:“凡人帝王,何故至此?”
玄宗恭敬施礼,答道:“自古以来,歌咏月宫无数。我身为一国之君,却仍常常思索:荣华富贵终究短暂,唯有月亮恒古长存。今得一见,愿窥仙境真貌。”
嫦娥目光深邃,似乎看穿了他内心的寂寞:“人间帝王,纵拥万里江山,也免不了生老病死;难逃生死轮回,你可知这就是天道。”
玄宗心头一震,久久不能言。
清平调曲
正当他沉思之际,忽听一阵新乐声响起。只见月宫中数十位仙娥,舞起轻盈的身姿,她们环绕桂树而舞,宛若花瓣飞旋。音律悠扬,曲调清雅,似诉尽世间悲欢。
低声告诉玄宗:“此乃天乐《清平调》,凡间无有。若能记下,或许能在俗世留传千秋。”
玄宗凝神倾听,将乐曲深深记于心中。那旋律,如同清泉流入心田,又如繁花在夜空绽放。他只觉胸臆开阔,仿佛尘世荣耀与忧愁都在此刻融化。
短暂欢聚
玄宗听罢,如醍醐灌顶,内心震撼不已。(以上图片均来源:干净世界)
玄宗留连于月宫,与嫦娥对坐言谈。他问嫦娥是否悔恨当年偷食灵药。嫦娥只是淡淡一笑:“悔与不悔,早已无意义。人生不过一瞬,无论神仙还是凡人,都需珍惜眼前。”
她又望向玄宗,语带深意:“陛下,盛世荣华亦会有衰落之日。愿您记住:真正能永恒的,不是金殿万乘,而是心中那份善与真。”
玄宗听罢,如醍醐灌顶,内心震撼不已。
返回人间
片刻之后,天师提醒:“时辰已至,陛下不可久留。”
嫦娥起身,衣袂翻飞,仿佛将整个月光都托付于他。她低声道:“愿陛下将今日所见,化为人间清音,莫让繁华掩去本心。”
一阵云雾再度涌起,玄宗只觉身躯一轻,眼前一黑。待他醒来时,已回到兴庆宫楼阁,明月依旧挂天。
玄宗素来精通音律,听了一遍便默记于心。他心头一片清明,当即命高力士召李白入宫。玄宗口述月宫所闻乐曲,李白挥毫作诗,便有了后世千古传诵的《清平调》三首。
第二天夜晚,玄宗想要再次前往月宫,天师笑着拒绝。
玄宗因想念素衣宫娥曼妙的舞姿,便循着记忆,将仙乐编律成音,制成了《霓裳羽衣舞曲》。
《霓裳羽衣舞曲》的前世今生
当细腻优美的《霓裳羽衣曲》的曲乐奏起,杨玉环与众宫娥翩翩起舞,宛如仙女下凡,群臣的眼睛都看直了。白居易称赞此舞的精美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这部乐舞的舞蹈早已失传,曲谱也曾于天宝十四年安史乱后散佚。南唐李后主得残谱,命乐师按谱寻声,补缀成曲。宋人姜夔于故书中发现后复又加以整理,并为无词的《霓裳中序》一阙填词,谱存《白石道人歌曲集》中,才得以流传至今。全曲共三十六段,分为散序、中序,曲破三部分。散序六段,为器乐演奏,不舞不歌;中序十八段,又称拍序,开始入拍,且歌且舞;曲破十二段,为全曲高潮,繁音击节,声词铿锵;结束时,节奏转慢,有舞无歌,在一声长音中全曲终止。
今日的《霓裳羽衣曲》是由已故上海音乐学院叶栋教授根据敦煌藏经洞留存的唐代敦煌曲谱残卷以及收录有唐代筝曲的日本筝谱集《仁智要录》解译的筝曲与宋代词人姜夔发现的著名唐代法曲《霓裳羽衣曲》“中序”部分第一段乐曲组合再编而成。〈霓裳羽衣曲〉相传来自于月宫,是盛唐时期最美妙的歌舞。
〈霓裳羽衣曲〉因唯美至极,是盛唐时期最重要的乐舞。在宫廷中表演时,是由玄宗亲自教导梨园弟子演奏,并伴以歌唱和群体舞蹈。
由于〈霓裳羽衣曲〉实在太美了,据说表演这种舞蹈必需是姿容倾城又楚楚可怜的少女,并非谁都有资格学习。在唐朝时,它甚至一度被称为“仙乐”,可惜后来失传了。
或许,因此曲太美,使玄宗耽于逸乐荒废了国政,引来得安史之乱“惊破霓裳羽衣舞”,所以不可再留于人间。
又或许,来自天上的乐音本就不该被凡人盗传,再加上人类日益沉沦,逐渐跳不出那清雅的仙姿,奏不出纯净的乐音了,故而后继无人,终致失传。
结语——余韵与启示
唐玄宗游月宫的故事,传递出的意境,穿越时空,深深打动后人。
在人世间,帝王将相再辉煌,也终将随风而逝,但月宫的圣境与美好,仙乐飘飘却刻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这也就是唐玄宗晚年为何要寻求长生不老之术的缘由,修炼,返本归真,也许就是我们每个人来世的根本目的….
这正是古人智慧:
•荣华富贵如梦,不可执着;
•唯有善心真情,才是永恒不灭的光。
唐玄宗从月宫带回的,不只是音律与诗篇,更是一种领悟: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人与情感,才是人生真正的清平调。
当我们仰望明月时,是否也该问自己——我们真正想追寻的到底是什么呢?
好的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希望您会有所悟,会有所得,我是美玲,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返本归真 ,带您走回心灵的故居····· 探寻古老的修炼文化······欢迎加入美玲文化谈,干净世界独家。https://www.ganjingworld.com/s/6reVQY1ZOV
来源:美玲文化谈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