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公告恢复三家美大豆商输中资质。图为2025年8月1日,在伊利诺州德怀特,大豆被装上卡车,准备运往粮仓出售。尽管当地农民预计今年作物将获得丰收,因为生长季气候良好,但由于关税可能导致全球市场转向价格更低的巴西大豆,人们担心需求和价格会因此低迷。(图片来源:Scott Olson/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11月9日讯】(看中国记者杨天资综合报导)继美中元首在韩国釜山会晤、双方就“贸易战休兵一年”形成共识之后,北京方面于2025年11月10日正式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贸易政策调整,这标志着两国经贸关系可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具体而言,中国海关总署已公告恢复三家美国企业对华出口大豆的资质,同步取消此前因检疫风险而暂停的美国原木进口;另外,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宣布,对稀土、超硬材料、锂电池与石墨负极材料等领域的一系列最严格出口管制措施“暂停实施”,市场普遍解读为釜山川习会后的善意回应与务实修复。
中国海关总署基于对美方整改措施的评估结果,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决定恢复美国CHS Inc.、LOUIS DREYFUS COMPANY GRAINS MERCHANDISING LLC和EGT, LLC等三家企业的大豆输华资质。同时,此前因检出小蠹、天牛等检疫性林木害虫而暂停的美国原木进口也获得恢复。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宣布暂停实施此前针对稀土、超硬材料、锂电池和石墨负极材料等战略性物资的严厉出口管制措施。
具体政策措施的深度解析
大豆贸易一直是中美经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对美国大豆的需求巨大。此前,中国海关总署因在进口的美国大豆中检出麦角和种衣剂大豆而暂停相关企业的输华资格。如今恢复这些企业的资质,不仅有助于满足中国国内对大豆的巨大需求,特别是用于压榨生产豆粕饲料和豆油的需要,也为美国农民和相关企业带来重要的市场机会。这种供应通道的重开,预期将有助于平抑南北半球之间的供应切换波动,改善中国压榨企业的备货确定性与船期安排。
美国原木进口的恢复同样具有重要的产业意义。随着中国建筑和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回暖,以及家具制造业对优质原材料的需求增长,原木供应的多元化将有助于价格稳定和产业链的健康发展。这对美西、太平洋西北地区的林产业将形成一定利多,同时也为中国建材市场提供了更多选择。
稀土等战略物资管制松绑的战略考量: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在高科技制造、新能源、国防工业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稀土储量和生产能力,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此次暂停实施的出口管制措施涉及商务部、海关总署2025年第55号、56号、57号、58号及商务部第61号、62号公告,涵盖了稀土及相关设备与技术、超硬材料(如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等)以及锂电产业链关键的石墨负极与部分锂电材料等。
这些措施的暂停实施,不仅降低了海外下游企业的断供焦虑,也为一年休兵窗口期创造了实操空间。对于全球新能源产业链而言,石墨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不可替代的核心构件,中国在该环节具有近乎垄断的产能与工艺优势。此次政策调整有望短期内纾解海外整车、电池、工业设备与电子企业的供应压力,缓和库存周期的剧烈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路透社引述的业内消息人士透露,中国正在设计新的稀土出口许可制度,这一制度有望加快出口流程,但不太可能如华府所希望的那样完全取消限制。这表明中国在稀土政策上采取了“松绑而不放任”的监管取向,既向外释放缓和信号,又保留政策工具箱的弹性。
政策调整的战略意义与影响
从供应链与市场层面看,这次政策调整将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首先,农产品贸易的恢复将有助于中国压榨企业获得更稳定的原料供应,同时为美国农民提供重要的出口市场。其次,稀土等战略物资出口管制的暂停,将缓解全球高科技制造业的供应链压力,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精密机械等领域。
从节奏上看,海关与商务部在元首会晤后迅速同步出手,展现了“政治定调、部门落实”的政策传导效率。对外是善意姿态,有助于营造一年休兵的政治氛围;对内则是维护产业链稳定与外贸订单的务实考量。值得强调的是,公告采用“暂停实施”而非“永久取消”,为未来在双边互动出现变化时保留了政策回旋余地,这符合大国博弈下的“可逆性”治理逻辑。
一年休兵期的机遇与观察点
最近在韩国釜山举行的中美元首会晤,被视为两国关系的一个重要节点。这次会晤达成的“贸易战休兵一年”共识,为双方提供了宝贵的缓冲期和对话空间。与早期几次“川习会”相比,本轮背景有几点重要差异:
首先,双边博弈的重心更偏向供应链安全与科技监管,而非单纯以关税与采购换取短期平衡。其次,政策工具更讲究“可逆性”与“精准性”,以暂停、豁免、个案审批、白名单等技术性手段为主,降低一次性大开大合的系统风险。第三,更强调建立中期可预期的互动框架,例如危机管控与行业对口对话,使市场主体能在不确定性中仍然做出投资与采购决策。
当前中国宣布的一系列贸易政策调整,可以视为落实釜山会晤共识的具体行动。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缓解双边贸易紧张,也为进一步的合作创造了条件。未来一年的关键观察点包括:
新的稀土出口许可制度何时发布细则,是否引入更透明的审批标准、信用评级、白名单机制或差别化管理。美方是否在相近时间窗口释出对等或互补措施,例如关税节奏的技术性调整、特定高科技设备的个案许可等。农产品端,中国后续的采购节奏如何在美豆与南美新作之间做动态优化。企业层面的策略应对,包括长单重新议价、风险条款设计与库存管理。
总体而言,此次对美农林产品的恢复与对关键材料出口管制的阶段性松绑,构成釜山会后的一组“组合拳”:一手稳供应链、稳预期,一手保留监管弹性与谈判筹码。在一年休兵的框架下,这既是缓和信号,也是务实试运行。其成效如何,仍取决于后续互动的延续性与制度化安排的细节。这次贸易政策的调整,虽然只是一个开始,但它向国际社会传递了积极信号。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