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舰首次海试(视频截图)
【看中国2025年11月14日讯】(看中国记者金言综合报道)11月,中共政坛上演了一场耐人寻味的政治大戏。从福建舰航母入列仪式的冷清,到广州体育代表接见活动的诡异细节,习政治大本营陕西西安爆发的连环大案,再到军委副主席张又侠突然发表“捧习”文章,一系列事件如同拼图般拼接出一幅令人震动的画面:习近平的权力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军方势力以张又侠为首正在公开“分庭抗礼”,而党内文官系统也出现裂痕。时评人江峰、唐浩和唐靖远的分析为我们揭开了这场权力博弈的冰山一角。
福建舰入列仪式:习近平军权的公开“解剖”
2025年11月5日,福建舰航母入列仪式在海南三亚举行。作为习近平亲自命名、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项目,这本应是一场彰显其政治权威的盛大庆典。江峰表示,现实却令人大跌眼镜,仪式不仅规格骤降,甚至成为一次对习近平军权的公开“解剖”。
规格对比:从“众星捧月”到“形单影只”
回顾中共三代航母入列仪式的规格变化,可以清晰看到习近平权力的衰退轨迹。2012年,辽宁舰入列时,时任领导人胡锦涛享受了“规格拉满”的待遇,陪同人员包括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徐才厚等重量级人物,仪式流程一丝不苟,胡锦涛稳居镜头中央,尽显核心地位。2019年,山东舰入列时,习近平正处权力巅峰,仪式规模更胜一筹,5000名官兵列队,陪同人员包括中办主任丁薛祥、副总理刘鹤等,习近平的领袖地位被镜头构图和人物站位无限放大。
然而,2025年的福建舰入列仪式却呈现断崖式下跌。现场仅有2000名官兵,人数不足山东舰仪式的一半。陪同人员中,军委第一副主席张又侠、联合参谋长刘振立双双缺席,文官系统中总理李强、常务副总理丁薛祥、副总理何立峰等核心班底也无一到场。海军司令胡中明“人间蒸发”,中国船舶集团无代表发言。更令人震惊的是,象征军队效忠的检阅仪仗队环节被直接取消。
历史回响:华国锋的教训重现
江峰分析,取消检阅仪仗队并非小事,而是具有深刻历史象征意义的“权力剥夺”。1978年,华国锋计划在大连举行大规模海军检阅,意在巩固军权,却被实权人物邓小平以“国际局势”为由强行取消。这次事件成为华国锋军权旁落的标志性时刻。如今,习近平在福建舰仪式上遭遇的待遇与华国锋如出一辙。取消检阅环节不仅是流程简化,而是军方势力对习近平军委主席权威的公开否定,象征着军队效忠从“个人”转向“抽象的党”。这与张又侠等军方势力的操控不无关系,显示出习近平的军权正被系统性架空。
四把“手术刀”:精准削弱习近平权威
江峰指出,福建舰仪式如同对习近平军权的一次“外科手术”,通过四把“手术刀”精准削弱其权威:
-砍掉气势。2000名官兵的冷清场面,远逊于2019年的5000人盛况,让习近平的“万邦来朝”梦碎。
-刺穿军心。海军司令胡中明的缺席,象征习近平的“海洋强国”战略已被军方接管,其军委主席权威名存实亡。
-戳破政绩。中国船舶集团无代表发言,掩盖了军工系统腐败黑洞的尴尬,反证习近平对关键领域的掌控已腐烂。
-夺走军魂。取消检阅仪仗队,剥夺了军队对习近平个人的效忠仪式,标志着其三军统帅头衔的灵魂被抽空。
这场仪式与其说是庆典,不如说是军方对习近平的一次“权力示威”,将其从“神坛领袖”拉回“被制衡的总书记”。
广州体育接见:权力温度计的“冰点”
如果说福建舰仪式是对习近平军权的解剖,那么11月9日在广州接见全国体育先进代表的活动,则是一支精准的“权力温度计”,测量出其政治热度的冰点。中共官场讲究“陪同、发言、座位”的潜规则,每一个细节都是权力的风向标,而广州这场活动暴露了习近平权力的极度脆弱。
- 蔡奇诡异消失
作为习近平最信任的政治局常委、中办主任,蔡奇一直是其“贴身管家”,掌控宣传和中央警卫系统。然而,在广州接见活动中,蔡奇却突然“人间蒸发”。从11月5日福建舰仪式到11月6-8日的海南、广东考察,蔡奇全程陪同,但在11月9日的关键场合却无故缺席。这不仅降低了活动规格,更是对习近平权威的公开羞辱。
蔡奇缺席有三种可能:一是其主动缺席以表达不满,但这可能性极低,因其政治生命与习近平高度捆绑;二是习近平主动降低规格,追求“平易近人”,但这与其一贯追求高规格的性格不符;三是外部力量干预,强行阻止蔡奇出席。第三种解释最为合理,指向以张又侠为代表的军方和元老派势力,通过“定点清除”蔡奇,削弱习近平的权力展示,迫使其“个人秀”变成“独角戏”。
- 座位政治学
广州接见活动的合影进一步暴露了权力裂痕。在2017年和2021年的同类活动中,高官们紧紧围绕习近平,凸显其核心地位。然而,2025年广州合影却呈现诡异画面:习近平与右侧的张又侠、左侧的李鸿忠之间,间隔高达“两个半人身位”,形同“政治鸿沟”。而张又侠与右侧的陈怡琴、李鸿忠与左侧官员的间隔同样宽大,形成“双核”格局,与其他官员的“一个半人身位”标准间隔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座位安排绝非偶然,而是中共官场“座位政治学”的精心设计,赤裸裸地宣示:习近平虽名义上掌握党政大权,但张又侠已实际掌控军权,二人形成“分庭抗礼”的权力对峙。这种公开的“双核”格局,标志着习近平的“定于一尊”地位已被彻底动摇。
- 权力温度计的冰点读数
对比2017年天津(陪同副总理刘延东、军委副主席许其亮等,温度计37摄氏度)和2021年西安(陪同副总理孙春兰、军委副主席许其亮等,温度计38摄氏度)的“正常体温”,2025年广州的“权力温度计”读数跌至冰点。蔡奇的消失和座位的疏远,共同构成了“随时可能休克”的危险信号,显示习近平的文官系统和军方支持正双双崩塌。
习陕西“老巢”被大清洗 胡海峰传“取代”方红卫
正当军方与文官系统对习近平形成夹击之际,习政治大本营陕西西安爆发的连环大案,更如雪上加霜。时评人唐靖远近日还爆料,习近平的“龙脉守护人”方红卫及其嫡系被“一锅端”,近百人落马,牵涉习近平弟弟习远平的贪腐窝案,甚至传胡锦涛之子胡海峰将“空降”取代,象征团派势力反扑。这场清洗不仅暴露习家军内腐烂,还标志着习近平的根基正被从内部瓦解。
- 四连环大案
唐靖远指出,陕西作为习近平祖籍地和“龙脉”要地,本是其铁杆地盘,方红卫(西安市委书记)被视为“龙脉守护人”。他引用自媒体人蒋罔正爆料,11月5日,方红卫在长安区古观音禅寺拜佛时,与四名秘书被中纪委突击带走押解天津。11月7日晚,中纪委官网通报其“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专案组迅速成立,次日陕西省和西安市纪委大搜捕,仅西安及西咸新区近百人落马,效率惊人。
紧随其后的是第二案:原西安副市长、政协主席岳华峰传跳楼身亡。一段网络视频显示中年男子从高楼坠落,死后家搜出“三代花不完”的钱财,其情人和私生子“保住”,以封口不牵连上级。岳华峰出身西安交大,曾任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与方红卫共事密切,两人均为本土官员。
第三案是姚立军案:西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姚立军涉嫌巨额贪污,今年2月被抓。官方通报显示,其靠山为“远亲王”习远平。2015年习近平均察西安城墙时,姚立军陪同介绍,显示其习派身份。爆料称,姚立军贪腐款按60%(习远平)、20%(方红卫)、20%(自留)分配,曾一次性向方红卫香港账户汇1.8亿港币,习远平获5.4亿。姚立军微信保存习远平和副总理刘国忠的换汇材料,7月中央巡视组重审此案,从姚挖出方红卫,三案“一根藤”。
第四案是前中宣部副部长、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被羁押在中纪委北戴河培训中心。景俊海是习家军骨干,2015年主导扩建习仲勋墓园为400亩“帝王级”生态园(超毛泽东规格),获习赏识升中宣部副部长,后任吉林书记,为31省唯一19届中央候补委员。2024年9月三中全会后突调人大退二线,唐靖远分析:因习军权旁落后,习家军被清洗,景俊海首当其冲。
- 习远平卷入:家族贪腐窝案曝光
这些案件的核心是习远平,唐靖远强调,方红卫案直接牵涉习远平利益链,姚立军曾求其“捞人”。习远平作为习近平弟弟,本应低调,却深陷贪腐,显示习家军“腐烂到根”。唐靖远说,习近平“保不住马仔,连弟弟都不一定保得住”,这是在“太岁头上动土”,暴露其权力基础的脆弱。
- 团派反扑 胡海峰“空降”传闻
最惊悚的是取代传闻,方红卫落马后,胡海峰(胡锦涛之子、民政部副部长)将空降西安任市委书记兼陕西省委副书记。蒋罔正披露,候选人中胡海峰排名第一,虽属“跳级”(副部升副省),但中共“破格”惯例下并非不可能。唐靖远分析,陕西清洗形成权力真空,习远平窝案施压党内,习近平被迫“战术退让”,让团派回潮,象征“非习系”复兴。这不仅是人事调整,更是派系再平衡,习“老巢”被断“龙脉”。
张又侠的“捧习”文章:权斗的暂时妥协?
就在广州活动的三天后,11月12日,军委副主席张又侠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内容充满对习近平的吹捧,提及“习近平”4次、“习主席”16次,重提“军委主席负责制”,并融入“新时代新征程”“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习式术语。这篇文章引发外界热议:张又侠为何从“无视”习近平转向“狂捧”?是权力斗争失利,还是策略性示弱?
- 从“无视”到“称臣”:张又侠的180度转变
过去,张又侠多次展现对习近平的“平视”甚至“无视”。2025年3月人大闭幕式,他独坐不动,无视习近平离场;2024年8月,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绕过习近平直接会见张又侠,显示其在军方的实权地位。然而,此次文章却一反常态,充满忠诚表态,强调“防止两面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这种转变令人费解。
时评人唐浩分析指出,张又侠的“捧习”可能有两种解释:一是其在权力斗争中暂时失利,被迫“俯首称臣”;二是其有意低调,避免锋芒过露,掩盖军方实权。这篇文章选择在党媒《人民日报》而非军方媒体首发,暗示习近平的宣传系统仍具一定控制力,或为张又侠的妥协姿态。
- 推背图的阴影:习近平的迷信与猜忌
张又侠的文章还引发了对《推背图》预言的联想。习近平对古代预言高度迷信,尤其忌惮《推背图》第46象“有一军人身带弓,只言我是白头翁”的宫廷政变预示。此前,他因“弓箭”意象清洗火箭军,如今张又侠的“称臣”或为避嫌。然而,《推背图》第47、53象关于“关中天子”“田间第一人”的描述,却指向另一军委副主席张升民,其陕西武功县出身、火箭军背景及名字中的“弓”字,均可能引发习近平猜忌。唐浩推测,张又侠“称臣”后,张升民可能成为习近平的下一个整肃目标。
- 军方与文官的双重挑战
张又侠的文章虽表面“捧习”,但其缺席福建舰仪式、出席广州接见的举动,显示其仍在幕后操控权力分配。军方的强势不仅体现在架空习近平的军权,还通过清洗九名习家军上将(包括习近平亲信何卫东、苗华等)削弱“习家军”。与此同时,文官系统中蔡奇的缺席和宣传系统的松动,表明习近平对核心班底的掌控也在弱化。这种军方与文官的双重挑战,使习近平的权力基础岌岌可危。
中共权力斗争的深层逻辑与历史轮回
习近平的权力危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中共体制内权力斗争的必然结果。历史上,毛泽东晚年被架空,江泽民垂帘听政失败,胡锦涛军权旁落,无不显示中共体制的“绞肉机”本质。综合江峰和唐浩的观点,如今习近平重蹈前人覆辙,原因在于以下3点:
1.军权核心的脆弱性:中共政权以“枪杆子”立国,军权是领袖权威的基石。习近平通过反腐一度掌控军权,但张又侠等军方元老的崛起,显示其控制力已瓦解。
2.文官系统的离心倾向:蔡奇的缺席和宣传系统的松动,反映文官系统对习近平的忠诚度下降,党内派系矛盾激化。
3.个人崇拜的反弹:习近平追求“定于一尊”,却因过度集权引发军方和元老派的反弹,导致权力被分化。
历史轮回的残酷在于,习近平曾以反腐打破江泽民、胡锦涛的权力格局,却未料到自己被更强势的军方势力架空。正如江峰所言,“他连第二个江泽民都做不成”。
未来展望:政局动荡与不确定性
当前,中共内部权力斗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习近平的权力基础快速崩塌,整合两位时评人的观点,未来政局存在以下可能性:
1.习近平妥协:为保住地位,习近平可能与军方和元老派达成暂时妥协,但这将进一步削弱其权威;
2.放手一搏:习近平可能效仿毛泽东,发动类似“文革”的政治清洗,但这将引发更大动荡,甚至导致体制崩盘;
3.军方主导变局:以张又侠为首的军方可能进一步巩固实权,迫使习近平“裸退”或成为傀儡;
4.体制瓦解:如唐浩所言,“中共不解体,中国不安宁”。权力斗争的长期化可能加速体制内耗,最终引发系统性危机。
无论哪种情景,中共政局的不确定性将持续加剧。国际社会需密切关注中南海动向,以更好应对中国政治走向的变化。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