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跨境鎮壓報告:被通緝港人張晞晴呼籲制裁鎮壓者(圖)


港人張晞晴(圖片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港人張晞晴(圖片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看中國2025年8月1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英國國會人權聯合委員會7月30日發表有關跨境鎮壓的報告,指跨境鎮壓有蔓延趨勢,外國政府日漸大膽地企圖在英國境內恐嚇個人與社群。被懸紅通緝港人張晞晴先前參與該委員會聽證,指在英被跟蹤、收大量恐嚇信等而遭受折磨,並指英國政府並未直接回應會如何打擊跨境鎮壓問題,呼籲對參與跨境鎮壓的個人與機構,實施「馬格尼茨基式制裁」。

根據光傳媒報導,英國國會人權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ttee on Human Rights)指出,政府應該要防止刑事司法制度被外國政府利用來打壓異見,包含濫用司法程序與國際刑警紅色通緝令(INTERPOL Red Notice)以追捕政治對手,此類通緝通常在當事人毫不知情下發出,使當事人不確定是否能安全出國。

報告指出,從2022年以來,英國國安機構軍情五處(MI5)對於國家威脅的調查數量增加了48%,委員會已收到多項證據,包括強迫、網路威脅及人身暴力。多個國家曾經在英國境內進行跨境鎮壓,包含中國、俄羅斯、巴林、伊朗等。

遭到港府懸紅通緝的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CFHK)傳訊與傳媒經理張晞晴,曾於今年3月參與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她當時提及被懸紅的恐懼,已經成為日常的一部分,坦言「精神與情緒上的折磨令人難以承受,我現在隨身攜帶各種自我防衛工具」。

張晞晴表示,自己對陌生人的接觸變得非常警惕,若有人突然想跟她交朋友,或者毫無預警的靠近,她第一個反應不再是信任,而是懷疑。「我會問自己:他們是不是在為中國當局工作?他們是不是想刺探我的情報或個人資訊?」

張晞晴說,通緝令對她的社交生活帶來令人心碎的打擊,許多香港親友都跟她斷絕了聯絡,因為害怕跟她有聯繫就得面臨被逮捕、監視,甚至是恐嚇的風險。「連我在英國的朋友也開始與我保持距離,並不是因為他們不關心我,而是因為他們擔心,與我聯繫會影響他們將來返回香港的機會」。

至於一直持續的騷擾形式,則是在社交媒體上收到大量性騷擾訊息和恐嚇言論。張晞晴表示,自己被懸紅通緝後,就收到大量訊息,「內容不僅侮辱我,還明確提及那筆懸賞金。有些人甚至建議香港政府應提高賞金以鼓勵他人捉我,還有人公開表示我應該受到身體傷害,或者應該被直接交給中國大使館」。這些言論令她極度痛苦,尤其是真實感受到英國境內可能有人真的會付諸行動。

想到倫敦超級大使館一旦落成,張晞晴也一度驚恐,「會否我被綁架或拖入去?」她變得非常保護自己。

張晞晴更在聽證會上透露,今年1月遭到兩名疑似華裔的可疑男子跟蹤,「那次遭遇令我非常不安,我開始真正擔心,這些人是被派來監視我,甚至可能是準備對我綁架」。

可是,英國政府態度令人沮喪。張晞晴指出,她曾主動聯絡英國的內政部,要求安排會議討論被懸紅通緝的在英港人情況,但政府官員從未主動聯絡她們,「一切都只能靠我們自己去尋求保護與答案」。她於去年聖誕節前夕,跟三名被懸紅在英港人會見了國會議員兼外交部政務次長衛倩婷(Catherine West)與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

然而,令她感到沮喪的是,儘管當時在會議上已經清楚說明,遭懸紅港人面臨人身傷害、綁架或者恐嚇的真實風險,政府仍未明確承諾,若她們遭遇任何事情將如何處理。

張晞晴透過後續的電郵追問英國當局:若自己被綁架或者被帶至中國大使館,政府有何應對方案、有何保護措施確保港人不被跟蹤、鎖定或者遭受代表中國政府行事的人傷害。

張晞晴僅收到了內政部國務大臣翟偉紳(Dan Jarvis)的一句回覆,指英國政府不會容忍對在英人士的任何恐嚇或威脅,而非對這些問題的正式或者直接回應。

英國上議院議員、委員會主席阿爾頓勛爵(Lord David Alton)強調,英國應該是避風港與安全之地,但外國的壓迫正在英國境內蔓延,且未獲得有效遏止,「這將削弱英國保護人權的能力,無論是對本國公民或是尋求庇護者」。

「我們已見過香港人被懸紅追捕、伊朗政府恐嚇記者等具體個案,而調查中提交的證據顯示,這些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委員會希望英國當局採取雙重策略,即一方面強化對受壓群體的保護及支援,另一方面在外交層面上優先處理跨境壓迫,並且引領國際社會應對司法制度遭到濫用的問題。

報告指出,新的「外國影響登記制度」(Foreign Influence Registration Scheme)需要準確反映外國政府構成的威脅,才會被納進名單中,委員會呼籲英國當局將跨國壓迫當作評定加強級別國家的一項核心指標,強調中國沒有被納入加強級別名單,令人憂慮,因為其涉入跨境鎮壓行動的證據已極為充分。所以,建議當局明確將中國列為加強級別國家。

張晞晴指出,英國政府應該對涉入跨國鎮壓的國家實施更加嚴厲的外交懲罰,並針對參與跨境鎮壓的個人與機構實施針對性的「馬格尼茨基式制裁」,包括負責發布懸紅、進行監視或者在英國境內威脅行動者的個人或是團體;建議定期審視授予涉及跨國鎮壓行為國家官員的外交特權,以確保外交豁免權不會遭到濫用來協助打壓行動。

委員會則是建議設立一條全國性舉報熱線,並由熟悉相關問題的專業人員駐守,以為受害者提供即時指導,並能有效轉介至執法部門,及制定外展策略,支援最易受到跨國壓迫影響的個人與群體,內容包括了常見壓迫手法說明、舉報管道及求助資訊等。

張晞晴還呼籲,香港人不論是大大小小的跨境鎮壓都要舉報,最好讓英國政府收到好多好多個案,這樣它們就會知道嚴重性。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