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國医疗处崩塌边缘 支出暴涨无尽等待(图)

发表:2025-09-15 21:3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医院
示意图:医院(Pexels)

【看中国2025年9月15日讯】(加拿大记者李亭综合报道)在加拿大,“免费医疗”的光环下,隐藏着一个令人痛心的真相:医疗支出激增256%,却换来候诊时间长达数月、家庭医生短缺、无数患者在等待中失去生命。究竟是什么让原本令加拿大人引以为傲的医疗体系陷入危机,为何巨额投入未能带来希望,而是将整个体系推向崩塌的边缘?

医疗支出的暴涨与隐形负担

分析人士指出,加拿大的全民医疗体系常被宣传为“免费医疗”,但事实远非如此。表面上,患者在医院或诊所就诊无需直接支付费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医疗服务没有成本。菲沙(Fraser)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25至2026财年,全国约23.8%的政府税收将流向公共医疗体系,相当于每个四口之家每年为医疗系统间接支付约1.9万加币。这些费用通过个人所得税、公司税、销售税、地税等多种形式,从每个纳税人的口袋中默默流出。阿尔伯塔省的2025年预算批评者指出,医疗保健资金短缺已成为突出问题,尽管总支出增加,但实际容量和资源分配未能跟上需求,导致系统进一步紧张。

这种“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模式,让全民医疗的“免费”标签变得名不副实。更令人担忧的是,尽管投入巨大,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却在持续下滑。分析人士指出,过去28年,医疗支出的增长速度远超其他生活成本,但加拿大人却面临越来越长的候诊时间和越来越少的医疗资源。这不禁让人质疑:这些钱到底花到哪里去了?为何更多的投入换来的却是更差的体验?根据加拿大卫生信息研究所的报告,加拿大的医疗体系在大多数同等国家中落后,负担能力在大西洋省份、阿尔伯塔、卑诗和育空地区成为重大障碍,许多成年人报告称无法负担医疗费用。此外,弗雷泽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显示,2024年,非紧急手术等待时间导致患者损失52亿加币的工资收入,这一经济影响在2025年预计进一步加剧。这些数据凸显了系统性低效:资金虽多,但分配不当和行政负担导致实际服务交付滞后。

在联邦选举中,医疗保健已成为核心议题。新民主党领袖贾格米特·辛格承诺,到2030年雇佣3.5万名护士,以缓解系统压力。然而,批评者认为,这些承诺虽鼓舞人心,但缺乏具体执行机制,难以解决根深蒂固的结构性问题。总体而言,医疗支出的暴涨并未转化为更好的服务,而是加剧了纳税人的隐形负担和系统的整体崩溃。

家庭医生的短缺:医疗体系的入口危机

分析人士指出,加拿大的医疗体系以家庭医生为核心,家庭医生不仅是患者健康管理的“总控台”,还承担着分诊和转诊的关键角色。没有家庭医生的患者,几乎无法进入专科诊疗、影像检查或康复治疗的流程。然而,数据显示,全加拿大约有650万成年人(超过五分之一)没有家庭医生,其中安大略省最为严重,250万人(占省人口16%)缺乏家庭医生,预计到2026年,这一数字可能增至400万,接近全省人口的四分之一。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约70万人(占总人口13%)没有家庭医生。全球新闻的一项民调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加拿大人因缺乏医生而转向在线求医,这反映了初级护理短缺的严重性。

新移民尤其感受到这一问题带来的冲击。许多刚到加拿大的移民被告知,需尽快登记排队等待家庭医生,但排队时间可能长达数年。这种情况与中国等国家的就医模式形成鲜明对比。在中国,患者可以直接前往医院挂号,当天即可就诊;而在加拿大,没有家庭医生的患者,只能求助于人满为患的Walk-in Clinic、昂贵的私人诊所或急诊室。Walk-in Clinic常常人满为患,挂号全凭运气;私人诊所一次就诊费用动辄数百甚至上千加币;急诊室则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病例,非紧急情况的患者可能需要等待数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加拿大卫生信息研究所报告指出,17%的加拿大人报告没有常规医疗提供者,这导致紧急室压力巨大,许多非紧急病例被迫涌入急诊室。

更令人痛心的是,即便患者成功分配到家庭医生,问题依然未解。分析人士指出,统计显示,从家庭医生初诊到专科转诊,平均等待时间长达30多周(约7个半月)。在等待手术、影像检查或治疗的过程中,全国每年有数千人因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离世。仅2023年至2024年间,就有15,474人在候诊名单中去世,他们并非死于疾病,而是被困在无尽的等待中。2024年,约三分之二的加拿大人等待三个月以上才能见到专科医生,这一比例在2025年未见改善。魁北克省的紧急室等待时间最长,阿尔伯塔省也未见显著进步。这些等待时间不仅影响患者健康,还造成经济损失,推动更多人寻求私人医疗选项,形成四层医疗体系:公共系统、私人补充、富裕阶层私人护理,以及边缘化群体完全无法获得服务。

家庭医生断层:供给危机愈演愈烈

分析人士指出,家庭医生短缺的根源在于供给与需求的严重失衡。首先,老龄化导致家庭医生队伍迅速萎缩。据加拿大医学会数据,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家庭医生年龄在55岁以上,许多人将在未来5至10年内退休。安大略省更有四分之一的家庭医生年过60岁,已开始减少接诊量或退出岗位。每当一名家庭医生退休,其名下患者将重新进入排队系统,雪球效应使得等待名单越积越长。一份报告显示,加拿大目前家庭医生供需缺口达22,823人,新毕业生仅约1,300人,无法填补空缺。

其次,年轻医生越来越不愿选择家庭医生作为职业道路。尽管家庭医生工作看似稳定且受尊重,但繁重的日常诊疗、慢性病管理和文书工作,以及相对较低的收入(比专科医生低30%以上),让许多医学院毕业生望而却步。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收入更高、工作节奏更灵活的专科医生职业,或转向公共卫生研究和行政岗位。这导致家庭医生岗位持续流失,而新鲜血液严重不足。安大略省家庭医师学院报告显示,2020年以来,无家庭医生的安大略人从180万增至260万。农村和北部安大略医院为吸引临时医生提供巨额激励,但竞争激烈,如“军备竞赛”。

此外,分析人士指出,家庭医生的地理分布极不均衡。大多数医生集中在多伦多、温哥华、蒙特利尔等大城市,而中小城市和偏远地区(如纽芬兰、爱德华王子岛、萨斯喀彻温省)长期面临医生短缺。即使政府提供补贴,效果也十分有限,年轻医生不愿前往资源匮乏、收入较低的地区执业。这使得偏远地区的居民可能需要等待数年才能分配到家庭医生,一旦医生退休,整个社区可能重新陷入无医可依的困境。北部安大略的医生短缺已演变为“灾难”,医学会呼吁立即干预。同时,美国医生移入加拿大的趋势虽有帮助,但每月仅100通咨询,无法根本解决短缺。

需求暴涨:老龄化与移民的双重冲击

分析人士指出,医疗需求的激增进一步加剧了体系的压力。首先,人口老龄化带来诊疗需求的快速增长。2025年,全国65岁以上老人超过760万人,占总人口20%以上,远高于2000年的12.2%。老年患者平均每年就诊7至9次,远超年轻人的1次甚至0次,慢性病管理和复杂诊疗需求显著推高了医疗成本。到2030年,65岁以上人口将近占四分之一,重塑医疗体系。省份尚未为婴儿潮一代的医疗成本做好准备,尽管医生人均数增加,但系统仍被上升成本压垮。长期护理护士数量在2023年较疫情前减少,影响护理质量和等待时间。一份新报告强调全面老年评估的关键作用,到2036年,四分之一公民将超65岁。

其次,移民人数的剧增对医疗系统构成巨大挑战。2020年至2025年,加拿大人口从3800万增至4200万,新增约42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为新移民、难民、留学生和外籍劳工。这些新居民一落地即可享受公共医疗服务,导致医疗系统在资源未扩容的情况下,短时间内新增了相当于大多伦多地区人口的患者群。家庭医生数量、诊所容量和医院床位未能同步增长,系统不堪重负。加拿大面临23,000名家庭医生短缺,这一缺口持续扩大。美国政策可能吸引更多医疗工作者,但也可能加剧加拿大短缺。

老龄化和移民的双重冲击,不仅推高需求,还暴露了系统脆弱性。长期护理设施报告,50%以上因员工减少而影响护理质量,等待时间延长。这些趋势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危机,如果不加以应对,将进一步崩溃公共医疗体系。

治理与资金的结构性问题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加拿大每年投入巨额资金(2025财年公共医疗支出高达2000多亿加币,占政府总支出的23.8%),但效果不彰。加拿大的医疗体系采用“联邦出钱、省级管理”的双层治理模式,联邦政府通过加拿大医疗转移金拨款,但不参与具体管理。各省自行决定资金分配、医院运营和医生招聘,缺乏全国统一的绩效考核机制。这导致联邦“只管撒钱,不管结果”,省政府“只管花钱,不管效率”,医院“只管领钱,不管产出”。卫生部长声明承认,加拿大人面临紧急室超载和等待时间过长等重大挑战。

资金分配的不合理进一步加剧问题。大部分预算流向大型医院、专科和重症护理,而承担70%基础诊疗的家庭医生和社区诊所仅分到不到7%的预算。小病患者涌向医院,导致资源堵塞,成本上升,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医院内部效率低下,医生每天花30%至40%的时间处理文书和流程,真正诊疗时间被严重压缩。床位和设备调度僵化,资源无法实时调配,空置与拥挤并存。马尼托巴护士工会报告称,医疗系统处于危机点,温尼伯医院表现最差,无显著改善。公共卫生机构裁员320人,作为“后疫情调整”,进一步削弱系统韧性。

联邦选举中,各党承诺改革初级护理,但专家指出,6.5百万加拿大人无家庭医生,访问初级护理是首要关切。然而,治理碎片化阻碍了全国性解决方案,资金虽多,却未转化为可衡量的进步。

数字化的落后:效率的致命瓶颈

分析人士指出,加拿大医疗系统的数字化程度令人震惊地落后。许多地区仍依赖传真发送转诊单、邮寄化验结果,预约需逐一电话联系。各省的电子病例系统互不兼容,医院与诊所、甚至同城医院之间无法实时共享病例数据。这导致患者每次转诊需重复检查,浪费资源并拖慢效率。一份在美国几小时可出的化验报告,在加拿大可能需要数天甚至数周。全国缺乏统一的线上预约和排班系统,资源空置与候诊室爆满并存,效率低下到令人咋舌。环球邮报报道,加拿大医疗记录系统“生病”,共享电子记录麻烦重重,对某些人构成健康风险。科技公司和政府正寻求修复这一系统。

数字化落后的影响,在等待时间危机中尤为明显。政策选项建议,通过数字整合现代化医疗保健,可改善效率、减少等待时间,并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然而,缺乏全国统一平台导致数据孤岛,阻碍了从预防到治疗的全链条优化。加拿大医疗协会指出,初级护理访问不足是急诊室等待时间长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放大数字化瓶颈。这一致命弱点,不仅浪费资源,还危及患者生命,需要紧急数字化转型。

改革建议

分析人士建议,加拿大的全民医疗体系亟需全面改革,以下是几点关键建议:

  1. 增加家庭医生供给:分析人士建议,通过提高家庭医生收入、改善工作环境、提供更多培训机会,吸引年轻医生进入这一领域,缓解供给短缺。新民主党承诺,到2030年,确保每个加拿大人访问家庭医生。安大略选举中,各党承诺修复初级护理危机,包括简化许可和增加医生。

  2. 优化资金分配:分析人士建议,将更多预算投向初级护理和社区诊所,减轻医院负担,提升基层诊疗能力,确保资源流向最需要的地方。各党在选举中承诺增加医生和简化许可。针对老龄化,引入全面老年评估,以支持人口转变。

  3. 推进数字化转型:分析人士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病例系统和在线预约平台,打通医院、诊所和实验室间的数据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专家呼吁数字解决方案应对危机。

  4. 引入绩效考核:分析人士建议,建立跨省统一的医疗服务绩效评估机制,确保资金投入与服务质量挂钩,推动系统效率的提升。联邦选举提供改革机会,但需超越辩论。环球邮报呼吁正视四层医疗现实,并改革以应对外部威胁。

此外,分析人士强调,吸引国际人才,如美国医生,并为农村地区提供激励,将有助于桥接缺口。改革需多方协作,包括政府、医学会和科技行业,以实现可持续改进。

有分析人士指出,加拿大的全民医疗体系曾是国民引以为傲的象征,但如今却成为无数家庭的痛点。面对支出暴涨256%、候诊时间不断延长、服务质量持续下降的现实,政府和民众都必须正视问题根源。《环球邮报》(Global and Mail)警告,医疗危机不仅是紧急室访问问题,还包括专科等待、手术延误和诊断访问,加上老龄化人口的紧迫性,相关方需立即行动,否则更多生命将在等待中消逝。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