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美國國會大廈。(圖片來源:DANIEL SLIM/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7月28日訊】(看中國記者高芸編譯/綜合報導)隨著美墨邊境危機基本得到解決,共和黨人和川普(特朗普)政府如今將焦點轉向中共,視其為對美國本土安全的下一個重大威脅。
長期以來,中共一直被美國政府認定為外國敵對勢力。如今,中共對美國社會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房地產、大學、農業甚至法律體系,都已成為其滲透的領域。據《中心廣場》(The Center Square)過去一個月內發布的多份報告顯示,中國的滲透問題越來越嚴峻。
其中一份報告顯示,從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中國公民在美國購房的外國買家中佔比達到15%,金額高達137億美元。一些買家甚至目前仍居住在中國境內。
與此同時,美國高等教育機構也成為中國滲透的焦點。例如密歇根大學,多名中國留學生因涉嫌間諜行為而遭逮捕,涉及的罪名包括在美國軍事基地進行間諜活動、走私危險生物病原體、甚至非法參與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投票。
對共和黨人而言,更嚴重的是中國企業在美國持有的大量農地。據聯邦政府本月稍早發布的報告,中國投資者已在全美30個州至少持有超過277,335英畝的農業用地,這些企業中不乏與中國共產黨有密切聯繫的實體。
美國農業部長布魯克.羅林斯(Brooke Rollins)為此承諾,川普政府將「恢復美國農業安全,徹底揭露敵對勢力針對美國農業的滲透程度」。她還發起了一項「國家農業安全行動計畫」,以保護美國農業。
本週,共和黨籍的聯邦參議員喬什.霍利(Josh Hawley)與聯邦眾議員瑪麗.米勒(Mary Miller)分別在參、眾兩院推出了《防止中國控制美國農地與住房法案》(Protecting Our Farms and Homes from China Act)。法案要求,禁止中國公司和與中國共產黨有關聯的個人購買美國農業用地,並要求相關方在一年內剝離現有持有的農業用地。此外,這些方還須出售所持有的住宅房產,並在未來兩年內全面禁止與中共有關係的買家在美國購買住宅房產,總統每兩年將評估是否延續該禁令。
眾議員米勒(Mary Miller)在社交媒體平臺X上指出:「中(共)國的目的很簡單:控制美國糧食生產、掌控美國土地,並從內部削弱美國。我們絕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
微軟使用中國工程師支持美國政府系統引憂
與此同時,美國科技巨頭微軟近日也因安全問題陷入輿論漩渦。ProPublica調查披露,微軟多年來使用包括位於中國的工程師在內的全球員工,維護美國多個聯邦部門的雲計算系統,引發對敏感數據可能泄露的高度擔憂。
最初曝光的事件涉及美國國防部,微軟宣布將不再使用中國團隊為其雲計算系統提供技術支持。然而調查發現,除了國防部以外,司法部、財政部和商務部等多個聯邦部門也存在同樣的情況。這些部門使用的是微軟的「政府社區雲」(Government Community Cloud,簡稱GCC),儘管該平臺處理的信息並非最高機密,但仍具高度敏感性,美國聯邦風險與授權管理計畫(FedRAMP)已批准GCC處理「中等影響」級別的信息,即數據如果泄露或受損,將給機構運作、資產或個人造成嚴重影響。
網路安全專家雷克斯.布斯(Rex Booth)說:「人們普遍誤認為,只要政府數據非機密,泄露就不會產生嚴重後果。但如今雲端儲存的數據量巨大,人工智慧能快速分析,即便是非機密數據也可能對美國利益構成危害。」
前中情局和國家安全局高級主管哈里.科克(Harry Coker)也指出,外國情報機構可通過GCC系統的非機密信息,「逆流而上」地侵入更敏感甚至是機密系統,「任何情報機構都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
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已明確指出,中國是針對美國政府、私營部門及關鍵基礎設施網路的最活躍、最持久的網路威脅。由於中國法律賦予當局廣泛的數據收集許可權,任何中國公民或企業幾乎無法拒絕當局的直接要求。
微軟已宣布停止為國防部提供中國技術團隊支持,並表示也會在GCC平台上停止使用中國支持。但公司拒絕透露具體措施細節,僅稱未來一個月內將進行審查,確定是否需要採取額外措施。
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在X平臺說:「無論來自何國,包括中國在內的外國工程師,絕不能被允許維護或訪問美國國防部系統。」
目前,亞馬遜雲服務(AWS)、谷歌和甲骨文公司已公開聲明,他們並未使用中國工程師支持美國聯邦政府客戶業務。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