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自媒体“Edward文鸣”。中国今天正走进一个深度老龄化社会,一个养老体系尚未完善,家庭支柱却被摧毁了的时代,人口出生率断崖式下跌,80后、90后年轻人正在大量猝死。这一切并非偶然,而是中共数十年一胎化计划生育政策与双轨制带来的恶果。中国人正迎来死亡浪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历史根源到未来推演,揭开“未富先老”与“未老先死”的残酷真相。
“未富先老”的国情
中国已经是一个老龄化社会。什么是老龄化社会?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0%以上时,它便步入了老龄化的门槛。按照该标准,截至2023年底,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2.96亿,占总人口的21.1%。中国已经远远滑向一个比日本更严峻的深度老龄化社会。所有人都在围绕着养老基金缺口、医疗负担、劳动力短缺等而展开讨论。
但是,如果未来有相当一部分人,根本就活不到我们所定义的“老年”呢?当一个庞大的金字塔下层民众,正在被邪恶制度系统性侵蚀,以至于平安地活到60岁,都可能成为一种奢望时,我们再去讨论“如何养老”,是否就像一只蚂蚱根本活不过去秋天,却担心冬天的风雪造成饥寒一样毫无意义呢?
在中国,突然之间人们感到处处变得那么冷清,从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的街道和航站楼,到三四线的小城市,再到农村,冷冷清清的人流,冷冷清清的商业氛围,萧条触目可见。但是,与此同时,医院爆满,火葬场火化排队,直到今天持续不断。人们在网络上议论,感觉身边很多人去世了,包括很多年轻人。数据显示,“80后、90后,死亡率超过5%,人们认同这一说法:“压力大,内耗重,各种‘卷’,食品卫生,核污染水,空气,心情,体质等等。”“新冠后遗症,心梗脑梗猝死。”“感觉心脑血病越来越年轻化。”“癌症井喷似的。”
有网友说:“我三年前在荆州跑了三个墓地,一二十岁的年轻人和不到60的中年人去世的真的很多,还有火化牌上滚动的信息表,一眼望过去,年纪大的真没几个。”网友在山东一殡仪馆随手拍的电子屏照片显示,8个逝者中,3个年龄在14岁∼31岁之间,2个年龄在不到50岁,1个年龄为55岁,只有两人70岁以上。另一山东网友说:“有个邻居在火葬场工作,据说每10个死者里有7位没有活到70岁。说明交社保基本领不了养老金,太悲凉了!”。
中国今天所面临的人口困境,严重程度,可能超过所有人的想像,而最深刻的历史根源,就是那场持续了数十年的、以国家强制力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那场反人性的暴力运动,深入到大陆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个体生命中。在“一胎化”的严厉政策下,中共执行手段突破人伦底线:强制堕胎、高额罚款、乃至更极端、更令人发指的暴力行为,给整整一代人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创伤。高效且残酷地在短期内迅速压低了生育率,至少4亿婴儿被屠杀。但其代价,是彻底扭曲了中国未来数十年的人口结构,并从根本上改变了民众的生育观念。
历史的代价,总是在未来偿还。当年的短视,铸就了今天的苦果。中国当前的出生率,已经彻底崩溃。从每年近1800万出生人口,到跌破如今不足700万,只用了短短数年时间。这种在和平时期断崖式的人口坍塌,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在结婚率如此低的情况下,未来两三年内,出生人口跌破500万,是大概率事件。
有人将一个出生率崩溃的中国,对标日本,因为日本出生率也很低,似乎顺理成章,却忽略了两国之间最根本的经济基础差异,即“先富后老”与“未富先老”的天壤之别。日本老龄化,人家是在经济达到顶峰、社会积累了巨额财富、国民普遍富裕之后,才从容地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活得很有尊严。因此,日本面临的老龄化危机,是一个富裕国家如何维持其高福利体系运转的内部管理问题。而中国,则是在人均财富不足、经济发展已然失速、社会保障体系根本不完善的背景下,迎面撞上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庞大的老龄化浪潮。国民财富被政府与奸商蛊惑着高度集中于流动性差且充满泡沫的房地产,财富被洗劫一空。当经济高速增长的红利期结束,普通家庭再也无力通过个人储蓄来为医疗和养老托底时,整个社会的脆弱性,彻底暴露。
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日本是在为一栋已经建好的坚固大厦,如何进行内部装修而烦恼;而中国,则是地基尚未打牢,大厦的主体结构,却已经开始老化和崩坏。
人们不禁要问:这是谁之过、谁之罪?
双轨制社会
中国是一个双轨制社会。一个轨道就是中共党员体制内与依附者的福利体制,这个群体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军队、国企核心人员等,他们的养老、医疗,由国家财政直接担保,标准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他们能够优先获得最优质的医疗、教育和生活资源,形成了一个封闭的、与外部风险绝缘的循环。另一个轨道是体制外普通大众,包括私企员工、个体户、数亿灵活就业者和农民。他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也是所有风险的最终承担者。他们的养老及医疗保障,微薄甚至没有,在重疾面前不堪一击。他们的健康和生命,在宏大的国家叙事中,是可以被忽略的统计数字,和可以被牺牲的韭菜。
这种双轨制最致命的后果,在于当一个群体自己享用着特供食品、特供的器官、享受着顶级医疗服务时,他们就彻底失去了投入巨大公共资源,去治理与普通民众相关的公共问题的内在动力。因此,当一个社会被割裂成两个休戚并不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时,任何需要全社会共同承担的危机,其最终的解决方案,必然不是共同应对,而是将代价和痛苦,系统性地、不可逆地,转嫁给那个更庞大、也更无声的韭菜群体。
除了以上外部因素之外,中国普通人的内在健康也在恶化。
系统性的健康损耗
疫情过后,中国人普遍身体变差、免疫力下降、怪病频发。国民健康状况严重下滑,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体感和共识。这里面存在着病毒后遗症、毒疫苗长期影响,但政府却讳莫如深,对异见强力压制,导致了一个巨大的社会信任真空。
此外,几十年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掠夺式发展,其恶果正在全面显现。被污染的空气、水源和土壤,已经成为诱发癌症和各种慢性病的温床。与此同时,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科技与狠活”早已不是一句玩笑,而是普通人餐桌上的日常。在双轨制的逻辑下,这个问题近乎无解:当决策层自身享有安全的特供食品时,他们又怎会有动力从根本上投入巨大成本去治理公共食品安全呢?这种制度性的隔离,默许了对普通民众身体的长期慢性毒害。
还有,经济的下行,催生了更残酷的内部竞争。一方面是大量青年失业,另一方面在职者则陷入了无休止内卷之中。996、甚至007的工作模式,早已成为许多行业的标配。无论是打螺丝的工人、还是写代码的码农,在这种情形下,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企业劳动强度都相当于正常国家2-3人的总和。如果从22岁大学毕业算起,工作到35岁,这短短13年,对身体和精神的消耗,恐怕已不亚于一个正常国家的劳动者工作到50岁的程度。当一个人的职业生命在35岁就事实性终结,当他的身体在40岁就百病缠身、垂垂老矣时,我们再去讨论他65岁时的退休金,还有意义吗?
在高强度的劳动和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中青年过劳死,已不再是新闻,而是一种常态。这种以透支生命为代价的生存模式,正在从根本上消耗这一代人的健康储备,让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根本无法健康地活到退休之日。
当下的中国,“35岁危机”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实:一个劳动者在35岁被企业“优化”下来后,便很难再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中国进入的,是一种被重新定义的老龄化社会,即45岁以上就被称为“老人”的社会。这个社会45岁以上老年人口,其比例可能与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口相当。这是一个非传统意义的老龄化社会,而是一种历史的残酷回归: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兜兜转转之后,一个社会的人均寿命预期,可能又会退回到百年前的水平。但这一次,不再是因为战争、饥荒或落后的医疗,而是源自一种中共的在和平时期系统性地消耗其民众生命力的治理模式。
旧的被拆解,新的未建立
在中国,长期以来,是由家庭而非国家,扮演着养老和医疗的最终托底角色。然而,这一最后的、也是唯一的安全网,正在被经济现实和历史政策的双重力量,彻底拆解。
在经济上行情况下,家庭收入增加,使得子女有能力在关键时刻,自掏腰包为父母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但随着经济长期停滞和下行,当中年人自己都面临着“35岁危机”、房贷断供和失业风险时,他们将彻底丧失为父母、甚至为自己的重病托底的经济能力。当家庭储蓄被耗尽,这条维系生命的经济输血管,也就被切断了。
独生子女政策的深远后果,也将集中爆发。即将步入老年的60后、70后,他们的子女恰恰是第一代和第二代独生子女。一个典型的“4-2-1”家庭结构,即一对夫妻赡养4个老人、抚养一个孩子,意味着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已在物理上宣告破产。指望一个独生子女去照料4个、甚至更多的老人,无论从经济上还是精力上,都是天方夜谭。当他们自己生病时,更是无人可以依靠。
但最大的罪恶就是中共拆解了传统的养老模式,却并未建立替代模式,没有哪怕最基础的免费医疗、免费养老,却撒手不管,任由自生自灭。
中共将用死亡潮抚平无解的困境
中共出于维稳的需要,官方数据很可能会在未来持续对残酷的现实,进行平滑处理和美化。我们将看到两个并行但割裂的中国:一个是数据上问题可控、逐步调整的“数据中国”;另一个则是民众在现实中能切身感受到的、老人加速凋零、社会服务萎缩、未来充满绝望的“现实中国”。
经济停滞,让家庭失去了经济托底的能力;而“4-2-1”的家庭结构,则让子女托底成为奢望。正是这种断裂式的下滑,为即将到来的超级死亡潮,铺平了道路。
在中国的人口结构图上,60后与70后群体,总数超过3亿人。这个庞大的群体,将集中进入60-80岁的重病爆发期,然而,他们面临的将是全部生存风险的叠加。当他们赤手空拳地撞上最严酷的生存环境时,其结果将是灾难性的。大量的过早死亡,将构成未来超级死亡潮的主体。
这波死亡潮的残酷性,还在于它并非只针对传统意义上的老年人,数量同样庞大的80后和90后群体,在这段时期正值壮年,他们将是承受经济崩溃、社会动荡和家庭赡养压力最直接的一代。在过劳与内卷的生命透支模式下,他们的健康早已被严重透支。许多人将以“未老先死”的形式,提前退出生命舞台。
但是,这引出了一个最令人不寒而栗、却又无法回避的推论:这种让体制外人群无法正常进入老年的结局,或许正是中共上层在有意无意间,所默许、甚至希望看到的。
人性真的如此阴暗吗?是的,中共根本没有人性,冰冷历史无情。中共这个黑帮系统,为了掩饰它的管理无能、愚蠢决策恶果,曾经连续三年饿死4千万可怜的百姓;当初为了解决一个潜在的负担(新生婴儿),可以采取等同于屠杀的方式,强行让出生人口减少。那么,在数十年后,当它面对一个已经成为现实的、巨大的、足以压垮财政的负担(日渐老去的庞大人口)时,它又怎会吝惜通过系统性的放弃,来让这部分人提前死亡呢?归根结底,这是一种残酷的成本效益计算。对于一个决策层与民众命运相割裂的双轨制系统而言,以牺牲民众的寿命为代价,来解决整个系统最沉重的养老和医疗负债,从而换取人口结构的优化和系统的存续,这在逻辑上是一条阻力最小、也最有效的路径。
来源:Edward文鸣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