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罷免衝刺 民主與霸權激烈交鋒(圖)


臺灣公民團體發起大罷免運動。(自由亞洲電台)(16:9)上傳者:aprilzhu ---上傳時間:2025-07-26 02:49:53.052035
臺灣公民團體發起大罷免運動。(自由亞洲電台) 

【看中國2025年7月26日訊】(看中國記者李亭綜合報導)臺灣即將於7月26日迎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罷免」投票,首批涉及24名國民黨立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第二輪將於8月23日決定另外7名立委的去留。這場運動不僅是臺灣內部政治的重大事件,更因中國大陸的公開介入而成為國際焦點。時評人公子沈和蔡慎坤對此發表了深入觀點,認為這場罷免不僅是民進黨與國民黨的民意爭奪,更反映了中共對臺灣民主的干預企圖。

大罷免的起因

近日,臺灣代表團在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表現出色,桌球男團擊敗中國隊奪金,跆拳道摘下銀牌。然而,中國代表團的爭議行為引發關注。據民視報導,中國隊員因臺灣選手手持「中華民國教育部體育署」賀電拍照,試圖搶奪賀電並推擠選手,聲稱此舉「違反規定」。中國隊還對現場觀眾喊「臺灣加油」向主辦方投訴,甚至施壓要求撤下臺灣國旗,引發臺灣民眾憤怒。

時評人公子沈批評中國選手在國際賽場上搶奪臺灣選手賀電、壓制「臺灣」稱呼,顯示其不承認中華民國存在,並試圖強加「一中」立場。該事件凸顯中共霸權已蔓延到體育賽事。

公子沈進一步指出,即將於26號投票的臺灣大罷免是一場國家認同與主權尊嚴的對抗,反映了中共對台灣民主的干預與霸權心態。中共支持國民黨立委、將罷免描繪為「綠色恐怖」,暴露其統戰意圖,而國民黨的沉默則顯示其對中共的依賴。他呼籲臺灣人民支持罷免,捍衛民主與自由,反對藍白陣營出賣臺灣利益的行為,並強調美國對抗中共擴張的重要性,以維護全球自由秩序。

大罷免運動源於2024年臺灣大選後,民進黨失去國會多數,藍白兩黨(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掌控立法院,形成「朝小野大」局面。藍白陣營推動《國會改革法案》、《憲法訴訟法》、《財政收支劃分法》等爭議法案,並刪減2025年度總預算2075億新台幣,金額創歷史新高,引發公民團體「青鳥行動」抗議,進而演變為大罷免運動。根據臺灣《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罷免需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且達原選區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以上。

時評人蔡慎坤認為,這場大罷免「規模很大、聲勢浩大」,不僅是民進黨與國民黨的民意競爭,更因中共的公開支持而具有國際意義。他指出,中共毫不掩飾地站在國民黨背後「搖旗吶喊」,試圖影響臺灣民主進程。蔡慎坤強調,罷免運動被視為「反共運動」,指控國民黨與中共官員勾結,反對國防預算,導致國會癱瘓,出賣臺灣利益,尤其是損害臺美關係。

蔡慎坤進一步批評,中共通過官媒及臺灣親中媒體進行輿論操控,試圖將罷免描繪為「綠色恐怖」。他認為,中共邀請臺灣網紅如陳志翰赴大陸考察,實為統戰宣傳,陳志翰在國民黨論壇上宣稱「96%的臺灣人是中國人」,正是中共背書的例證。蔡慎坤警告,若國民黨繼續掌控立法院,臺灣可能加速被中共吞併,呼籲選民支持罷免以捍衛民主。

中共介入

中國對大罷免的干預引發廣泛討論。據BBC報導,2025年上半年,中共官媒及社交媒體發布425篇報導,將罷免活動描述為「綠色獨裁」或「綠色恐怖」。6月,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稱罷免是民進黨的「政治操弄」,指責賴清德「假民主之名,行獨裁之實」。此外,國民黨立委傅崐萁於2024年4月赴北京會見中共政協主席王滬寧,引發親中爭議,成為罷免團體的攻擊焦點。

臺灣政府強硬回應。陸委會發表聲明,強調罷免是憲法保障的公民權利,中共的干預是對臺灣民主的挑戰。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在全國黨代表大會上表示,罷免是臺灣人民對國家安危的回應,民進黨將與公民團體同行,號召「罷免投同意,反共更有力」。

蔡慎坤認為,中共的干預不僅限於輿論,還包括對臺灣媒體及網紅的滲透。他指出,許多臺灣親中媒體背後有中共影子,通過邀請網紅如陳志翰赴大陸考察,為國民黨立委造勢。蔡慎坤批評,中共試圖通過這些行動影響臺灣民意,掩蓋其統戰意圖。他認為,中共官員及官媒的公開表態,證實了國民黨與中共的密切關係,這反而助長了罷免運動的聲勢。

他特別提到,陳志翰在國民黨論壇上的言論被中國官媒放大,顯示中共試圖將臺灣人重新定義為「中國人」,這與香港「一國兩制」破產的教訓相呼應。他警告,若臺灣不抵禦中共滲透,可能步香港後塵,失去自由與法治。

國民黨的困境與民意反應

國民黨對罷免採取強硬反制。黨主席朱立倫稱罷免是「民主看出處」,指責民進黨「輸不起就翻桌」。國民黨發動「以罷制罷」,針對38席民進黨立委及10名泛綠議員啟動連署,但無一成案。國民黨立委王育敏表示,若罷免導致席次減少,民眾可能失去1萬元現金髮放等政策紅利,試圖動員反對罷免的選民。

民眾黨雖無區域立委可被罷免,但黨主席黃國昌多次為國民黨站臺,發起「掃除綠衛兵」行動,反對罷免。據BBC報導,學者蔡榮祥預估,8名國民黨立委因選區競爭激烈,罷免風險較高,若投票率高達四成半,民進黨有望在補選中搶回席次。

罷免的意義與挑戰

蔡慎坤認為,國民黨對中共的聲援感到「既安慰又不安」,因公開接受支持恐被貼上「親中」標籤。他批評國民黨不敢正面回應中共介入,僅表示「無法控制中共說什麼」,顯示其對大陸的依賴。蔡慎坤指出,國民黨試圖以「監督制衡」為由反擊罷免,但其論述缺乏說服力,無法掩蓋與中共的勾結。他認為,罷免若成功,將重塑國會版圖,削弱親中勢力。

罷免運動由公民團體發起,後獲民進黨支持。據《報導者》報導,罷免志工以30世代及女性居多,顯示年輕族群對國會亂象的不滿。學者郭泓均認為,罷免彰顯臺灣公民社會的活力,若成功,民進黨可能通過國防預算增加及大法官提名。反對者則指責罷免是民進黨的政治報復,試圖推翻選舉結果。

蔡慎坤強調,罷免是對臺灣自由民主的捍衛,也是對後代責任的承擔。他認為,國民黨與中共的合作威脅臺灣主權,罷免是對抗中共代理人的必要行動。他引用政治大學教授黃厚銘的觀點,指出國民黨過去的黨國體制阻礙臺灣民主化,現今與中共聯手操控輿論,試圖以「和平」掩蓋投降主義。蔡慎坤呼籲選民支持罷免,以避免臺灣被納入中共的「一國一制」框架。

大罷免不僅是對國民黨立委的問責,更是一場關乎臺灣民主與獨裁霸權的角力。蔡慎坤的觀點突顯了中共干預對臺灣民主的威脅,認為罷免是對抗親中勢力的關鍵一步。事實上,罷免的結果將影響國會生態與台海局勢,投票率、選民動員及民眾黨的態度將成為勝負關鍵。7月26日的投票,將是臺灣人民用選票捍衛自由的時刻。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