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部异常是肝肾警讯?出现3种情况要及早检查。(图片来源:Adobe Stock)
65岁的张阿姨半年前发现双脚莫名肿胀,鞋子都穿不下。原以为是久坐引起的水肿,却在三个月后因呼吸困难送医,被确诊为急性左心衰竭。水肿看似常见,其实可能是身体“拉警报”。当血液回流不畅或渗透压失衡,液体会堆积在下肢,造成肿胀。以下三种情况,往往与心、肾、肝有关。
一、心源性水肿:警惕心力衰竭
心脏就像抽水泵,当泵力不足,血液淤积在静脉,导致微血管压力升高,液体渗出,形成凹陷性水肿。常见于脚踝、小腿等低垂部位堆积。。
伴随症状包括:
呼吸困难:轻微活动就气喘,夜间需坐起来才能缓解。
长期疲劳:经常乏力。
夜尿增多、食欲差、腹胀。
心衰突然加重,须立即送医急救,救援到达之前,注意不能平躺,要立即坐下,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若有心绞痛,可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
二、肾源性水肿:肾功能异常
肾炎、肾病症候群或糖尿病肾病等,常引起脸部到下肢逐步水肿。原因是肾小球无法锁住蛋白质,导致大量蛋白尿,血液渗透压下降,液体渗入组织间隙。
警讯包括:
尿液异常:拉出泡沫尿(蛋白尿)、茶色尿(血尿)以及尿量明显减少。
全身症状:身体乏力、食欲减退等。。
肾病若进展到终末期,几乎无法逆转,只能透析或换肾。根据《慢性肾脏病筛查指南》建议健康人每年检查尿蛋白与血肌酐;高危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肾病家族史者、高尿酸血症、高龄(>65岁)及肥胖人群,更要定期检测。肥胖和超重人士日常应合理控制三高、减重、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取不超过5克。
三、肝源性水肿:慢性肝病征兆
肝硬化或慢性肝衰竭时,因白蛋白合成下降,血液无法“锁水”,液体渗入下肢与腹腔,造成脚肿和腹水。
典型表现:
黄疸:皮肤、眼白发黄。
蜘蛛痣、肝掌:毛细血管扩张。
皮肤搔痒:胆汁酸沉积所致。
预防肝病最有效的方式是接种B型肝炎疫苗,可降低慢性感染与肝癌风险。日常要戒酒,避免霉变食物(黄曲霉毒素为一级致癌物),并保持健康饮食。慢性肝炎患者建议每半年做一次肝功能、甲胎蛋白(AFP)及超音波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癌变。
结语
脚踝或下肢水肿不是小问题,背后可能隐藏心、肾或肝脏疾病。若出现异常并伴随其他症状,应尽快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日常透过健康生活方式与定期检查,才能守护肝肾心脏,降低大病风险。
责任编辑:牛兰克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